“百病痰作祟,怪病从痰治”,抑郁症其实跟痰湿也脱不开关系。
之前很多人都这样问过,抑郁症不是心理上的问题吗?跟痰湿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是因为痰阴停留在身体以后,最容易导致脏腑气机升降失常,跑到心里,就会蒙蔽心窍,痰热干扰心神。
有的人甚至会失去理智,动不动想骂人、摔东西,坐不住、脾气暴躁,多虑担心害怕,遇事总不往好的事上想。
所以在治疗抑郁症上面,中医有个治疗思路就是从“痰湿”上入手。
为了能让大家更好的理解,给大家举个例子吧。
门诊案例去年的时候门诊上来了位患者,刚刚十七岁的小姑娘,正在上高中,家长说她学习注意力不集中,跟不上老师讲的课,容易走神,比较容易发脾气,总是闷闷不乐,变得沉默寡言,对谁都爱答不理,经常睡不好,食欲不振,整个人没精神,经常头疼发作,有时甚至会砸东西,家里一片混乱。
初诊的时候,看她舌苔较厚,脉象滑腻。进一步询问后,她表示自己觉得胸口闷得慌,心跳加速,没有胃口,大便也不顺畅。
这种情况就是典型的痰湿内饶,导致情志抑郁。
根据孩子的情况给她开了方子,化痰解郁汤,柴胡、赤芍、郁金、枳实、陈皮、川楝子、法半夏、竹茹、酸枣仁、甘草等。
同时又给她加了一个中成药,之前也跟大家分享过,就是礞石滚痰丸。
咱们先来看这个方子。整个方子以疏肝解郁、理气化痰为主,辅以宁心安神。
柴胡、赤芍、郁金、枳实、陈皮、川楝子能够疏肝解郁,调畅气机,缓解情绪低落、胸闷胁痛等症状;
法半夏、竹茹则能够化痰,消除痰湿内蕴的病理基础,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减轻疲劳感。
酸枣仁、甘草养心安神、调和药性,增强方剂的整体疗效。
有些人可能会好奇,既然已经有了这个方子,为何还要加上那个中成药呢?
实际上,这个方子已经具备了化痰祛湿、改善患者当前症状的功能,但是加入中成药一方面是能让整体的这个调理效果更好,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有了这个中成药,就能在方子中少用些药,更加方便也更加便宜,也能给患者家庭减轻点负担。
但是这个中成药也不是随意使用的,而是根据整体的调理方案来的。
咱们来看一下这个礞石滚痰丸。组成:金礞石(煅)、沉香、黄芩、熟大黄
由于痰湿严重,必须借助一种力量强大的中药将其推散开来。礞石具有下气坠痰的功效,能够将痰湿向下引导;
沉香则能将体内的上逆之气沉降,痰湿随着气的流动而流动,沉香能够降气,在此过程中协助礞石将痰湿向下引导。
黄芩味道较为苦涩,性质偏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
熟大黄则能泄热通便,将肠道打开,将痰热排出体外。
礞石、沉香、黄芩共同发挥作用,将痰热降至下方,大黄则顺势开启肠道,使邪气得以顺利排出。
结果怎么样呢?药后精神好转,失眠改善,能睡三四个小时,症状大大好转,复诊两次之后根据她的症状,调整了一下方子,之后又用了两个疗程的药,基本恢复正常,情绪平稳,睡眠良好,食欲改善,我又开了两周的给她巩固疗效,到现在一直都没有复发。
中药治疗抑郁症就是调理患者的脏腑、气血、阴阳这些,以达到加强患者身体状态和免疫力,促进患者身体的自我修复功能,以此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主任有话说:现在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多,而且很多都是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在平时也要调整饮食,避免食用过于油腻、甜腻的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品。
有精力的话可以适当参加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身体免疫力。
我是中医王主任,从医40余年,主要专注于失眠、焦虑、抑郁症、脑梗等疾病的诊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