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彭医生。湿邪因为有重浊、黏滞等特点是六种邪气中治疗起来比较慢的一种,所以关于祛湿的方子就有很多,最常用的就是五苓散。但是今天我不用五苓散,有一个不仅能祛湿还能行气的外台茯苓饮分享给大家。
茯苓,因其功效多样,被誉为四时神药。首先,我们需明白,茯苓虽是真菌但不像其他菌类一样无明显异味,味甘甜,无论是煲汤还是泡茶,都十分适宜。其次,茯苓的药效广泛且温和,尤其擅长祛湿。
那么,湿气究竟为何物呢?简单来说,湿气就是无法流动的水分,长期积累会影响气血运行,引发腹胀、水肿、眩晕、心悸等不适症状。针对此类状况,茯苓搭配行气消胀之品,会更有疗效。
医圣张仲景在其著作《金匮要略》中记载了一个著名的方剂——外台茯苓饮。此方不仅具有祛湿之功,还兼具行气消胀之效。
外台茯苓饮由茯苓、人参、白术、陈皮、枳实及生姜组成。其中,茯苓作为主药,可促进水液代谢,将湿气引导至膀胱,随尿液排出体外。陈皮与枳实则负责行气消胀,使得气机顺畅,消除因气滞引起的腹胀之苦。
此外,加入人参、白术还可以健运脾胃,提高脾胃功能,有效改善湿气源头,即脾虚引发的各种问题。最后加入生姜,因其性偏温,可促进水分排出,并缓解由于寒湿引发的不适。
总的来说,外台茯苓饮对于体内寒湿较重,舌质淡、舌苔湿润、白腻,常感腹胀的人群最为适用。当然,具体使用方法应根据个人体质及病情进行调整,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