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心系疾病
第一节心悸
一、概念:
:指心之气血阴阳亏虚,痰饮瘀血阻滞,致心神失养或心神受扰,出现心中悸动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诱发,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等症。按病情轻重分为惊悸和怔忡。
二、病因病机:
体虚劳倦→禀赋不足或久病伤正或劳倦太过→心悸。
七情所伤→平素心虚胆怯→突遇惊恐→忤犯心神→心神动摇→心悸。
感受外邪:
①风、寒、湿合而为痹→痹症日久→心悸;
②风、寒、湿热之邪→由血脉内侵于心→耗伤心气心阴→心悸;③温病、疫病→耗气伤阴,气阴两虚,心失所养→伴见心悸;
④邪毒内扰心神,如春温、风温、暑温、白喉、梅毒等→伴见心悸。
药食不当→嗜食醇酒厚味→蕴热化火生痰→痰火上扰心神→心悸。
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邪扰心神,心神不宁。
三、辨证论治:
四、小试牛刀:
1、下列选项中,属于心悸病因的是
A.跌仆损伤
B.感受外邪
C.疫毒侵袭
D.先天遗传
E.久病人络
2、治疗心悸瘀阻心脉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通窍活血汤合甘麦大枣汤
B.半夏泻心汤合当归活血饮
C.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D.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
E.黄连温胆汤合炙甘草汤
3、王某,男,52岁。两年来心中悸动不安,眩晕,胸闷痞满,渴不欲饮,恶心,流涎,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而滑。其诊断是
A.眩晕痰湿中阻证
B.心悸水饮凌心证
C.眩晕气血亏虚证
D.心悸心阳不振证
E.眩晕肾精不足证
4、李某,女,57岁。有心悸病史5年余,平素心悸气短,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弱。治疗应选用的方剂为
A.炙甘草汤
B.参苓白术散
C.归脾汤
D.六味地黄丸
E.当归补血汤
5、李某,女,40岁。平素胆小易惊,两曰前因受惊吓而心悸不宁,坐卧不安,不寐多梦,恶闻声响,食少纳呆,苔薄白,脉细弦。其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A.安神定志丸
B.归脾汤
C.甘麦大枣汤
D.黄连温胆汤
E.酸枣仁汤
参考答案:BCBCA
第二节真心痛
一、概念:
真心痛是胸痹进一步发展的严重病证,其特点为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伴心悸、水肿、肢冷、喘促、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二、辩证论治:
三、小试牛刀:
1、下列各项,不属于真心痛标实证的是
A.寒凝血脉
B.心气阻滞
C.痰浊阻络
D.湿热阻络
E.瘀血痹阻
2、治疗真心痛寒凝心脉证,首选的方剂是
A.补阳还五汤
B.栝楼薤白白酒汤
C.栝楼薤白半夏汤
D.当归四逆汤
E.天王补心丹
3、王某,女,48岁。有胸闷病史3年,近日来心胸刺痛,胸部闷窒,动则加重,短气乏力,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质暗淡,舌苔薄白,脉弦细无力。其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A.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
B.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
C.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
D.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
E.保元汤合血府逐瘀汤
4、李某,男,68岁,有冠心病史8年。今曰突然心胸绞痛,胸中有窒息感,心慌,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舌淡少苔,脉疾数无力。此证的治法是
A.温补心阳,散寒通脉
B.益气活血,通脉止痛
C.回阳救逆,益气固脱
D.滋阴清火,养心和络
E.益气养阴,活血通脉
5、下列各项,不符合真心痛气虚血瘀证临床表现的是
A.心胸刺痛
B.动则加重
C.短气乏力
D.舌质暗淡
E.脉微欲绝
参考答案:DDECE
第三节不寐
一、概念:
不寐:亦称失眠,是由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所致,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二、病因病机:
情志失常:
①喜怒哀乐等情志过极→脏腑功能失调→不寐。
②情志不遂→郁怒伤肝→气郁化火→上扰心神→不寐。
③五志过极→心火内炽→不寐。
④喜笑无度→心神激动→不寐。
⑤过度忧思→伤及心脾→营血亏虚→心神不安→不寐。
⑥暴受惊恐→心虚胆怯→神魂不安→不寐。
饮食不节:
①暴饮暴食→宿食停滞→脾胃受损→酿生痰热→壅遏于中→痰热上扰→不寐
②浓茶、咖啡、酒之类饮料→不寐。
劳逸失调:
劳倦太过伤脾,过逸少动→脾气虚弱→运化不健→气血生化乏源→心神失养→失眠。
病后体虚:
①久病血虚→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心神不安→不寐。
②年迈体虚→阴阳亏虚→不寐。
③素体阴虚兼房劳过度→肾阴耗伤→不能上奉于心→心肾失交→不寐。
阳盛阴衰,阴阳失交。
三、辨证论治:
四、小试牛刀:
1、不寐的病机总属
A.阴虚火旺,心肾不交
B.脾虚不运,心神失养
C.阳盛明衰,阴阳失交
D.邪扰心神,心神不宁
E.气血明阳亏虚,心失所养
2、治疗不寐痰热扰心证,首选的方剂是
A.涤痰汤
B.礤石滚痰丸
C.半夏白术天麻汤
D.羚角钩藤汤
E.黄连温胆汤
3、王某,男,58岁。近年来心烦不寐,入睡困难,心悸多梦,腰膝酸软,潮热盗汗,咽干少津,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此病证首选方剂是
A.左归丸合酸枣仁汤
B.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
C.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
D.六味地黄丸合安神定志丸
E.右归丸合酸枣仁汤
4、孙某,男,40岁,失眠近两周。现症:心烦不寐,胸闷脘痞,泛恶嗳气,口苦,头重,目眩,舌偏红,苔黄腻,脉滑数。其证候诊断是
A.肝阳上亢证
B.痰浊中阻证
C.心肾不交证
D.肝火扰心证
E.痰热扰心证
5、王某,女,53岁,出现失眠半年余。如今不易人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四肢倦怠,腹胀便溏,舌淡苔薄,脉细无力。此病证的治法是
A.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B.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C.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D.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参考答案:CEBEA
第四节胸痹
一、概念:
: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隐痛,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胸痹进一步发展的严重病证,其特点为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伴心悸、水肿、肢冷、喘促、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二、病因病机:
寒邪内侵→寒主收引→抑遏阳气→经脉拘挛→血行瘀滞→胸痹。
饮食失调→饮食肥甘厚味或嗜烟酒而成癖→脾胃损伤→运化失司聚湿生痰→阻遏心阳→心脉闭阻→胸痹。
情志失节:
①忧思伤脾→脾运失健→津液不布→遂聚为痰;
②郁怒伤肝→肝失疏泄→肝郁气滞→甚则气郁化火→灼津成痰。年迈体虚:
①肾阳虚衰→不能鼓舞五脏之阳→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痹阻不畅→胸痹;
②肾阴亏虚→不能濡养五脏之阴→水不涵木→心肝火旺→胸痹;③心阴不足,心火燔炽,下汲肾水→耗伤肾阴;
④心肾阳虚,阴寒痰饮乘于阳位→阻滞心脉。
心脉痹阻。
三、辨证论治:
四、小试牛刀:
1、胸痹的主要病机为
A.痰浊瘀阻
B.气血阴阳亏虚
C.寒凝气滞
D.心脉痹阻
E.胸阳不振
2、李某,男,38岁,胸闷反复发作3年。近日来,胸闷重而心痛微,痰多气短,肢体沉重,倦怠乏力,纳呆便溏,舌体胖大且边有齿痕,苔白滑,脉滑。其治疗应首选方剂是
A.半夏厚朴汤合黄连温胆汤
B.参苓白术散合二陈汤
C.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
D.栝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
E.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
3、赵某,男,53岁,胸部闷痛2年。今曰因受寒而猝然心痛如绞,心痛彻背,喘不得卧,手足不温,冷汗自出,面色苍白,苔薄白,脉沉紧。其治疗的首选方剂是
A.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
B.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
C.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
D.人参养营汤合桃红四物汤
E.参附汤合右归饮
4、李某,男,58岁,有冠心病史5年。近几日来心痛憋闷,心悸盗汗,虚烦不寐,腰酸膝软,舌红少津,苔薄,脉细数。此病证的治法为
A.温补阳气,振奋心阳
B.滋阴清火,养心和络
C.益气养阴,活血通脉
D.辛温散寒,宣通心阳
E.疏肝理气,活血通络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胸痹标实的是
A.血疲
B.寒凝
C.湿阻
D.痰浊
E.气滞
参考答案:DDABC
第三章脑系疾病
第一节头痛
一、概念:
:是指由于外感六淫或内伤杂病致使头部脉络拘急或失养,清窍不利所引起的,以自觉头痛为临床特征的一种常见病证。
二、病因病机:
感受外邪:起居不慎,感受风,寒,湿,热之邪,邪气上犯头部,清阳之气受阻,气血不畅,而发为头痛。因风为六淫之首,“伤于风者,上先受之”,故导致头痛的六淫之中,以风邪为主要病因,多夹寒,热,湿邪而发病。
情志失调:
①忧郁恼怒→情志不遂→肝气郁结→郁而化火→上扰清窍→发为头痛。
②肝火郁久→耗伤阴血→肝肾亏虚→阴虚阳亢→发为头痛。
③饮食劳倦及体虚久病:
a.饮食不节/劳逸失度/病后正气受损→脾失健运→气血化源不足→营血亏虚→脑失所养→不荣则痛→头痛。
b.饮食不节/嗜酒太过/过食辛辣肥甘→脾失健运→痰湿内生→阻遏清阳→上蒙清窍→痰浊头痛。
④先天不足或房事不节度→禀赋不足/房劳过度→肾精久亏→脑髓空虚→不荣则痛→头痛。
⑤头部外伤或久病入络度→跌扑坠损/头脑外伤/久病入络→气血滞涩→瘀血阻于脑络→不通则痛→头痛。
不通则痛,不荣则痛。
三、辨证论治:
四、小试牛刀:
1、头痛的病理因素有
A.痰湿、风火、血瘀
B.风毒、水湿、气滞
C.血瘀、寒湿、气滞
D.风火、水湿、气滞
E.湿浊、气滞、血瘀
2、头痛的辨证,应首辨的要点是
A.脏腑经络
B.寒热缓急
C.外感内伤
D.虚实缓急
E.寒热虚实
3、对于内伤头痛的治疗,实证者应
A.清心、疏肝、化痰
B.平肝、化痰、行瘀
C.清心、疏肝、化湿
D.清肺、化湿、涤痰
E.清心、平肝、化湿
4、赵某,男,42岁。头昏胀痛,两侧为重,脾气暴躁,心烦不宁,口苦面红,胁痛,舌红苔黄,脉弦数。其治法是
A.养血滋阴,和络止痛
B.疏风清热和络
C.祛风胜湿通窍
D.平肝潜阳息风
E.疏风散寒,通络止痛
5、王某,男,49岁。头痛且空,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神疲乏力,滑精,舌红少苔,脉细无力。其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A.天麻钩藤饮
B.通窍活血汤
C.加味四物汤
D.当归补血汤
E.大补元煎
参考答案:ACEDE
第二节癫狂
一、概念:
癫狂为精神失常疾病,癫病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多喜为特征。狂病以精神亢奋,狂躁不安,喧扰不宁,骂詈毁物,动而多怒为特征。
二、病因:七情内伤,饮食失节,禀赋不足
三、病机:病变脏腑主要在心肝,涉及脾胃,久而伤肾。病理因素以气、痰、火、瘀为主,四者有因果兼夹的关系,且多以气郁为先。
区别言之,癫与狂的病机特点各有不同。癫为痰气郁结,蒙蔽神机;狂为痰火上扰、神明失主。但癫证痰气郁而化火,可转化为狂证;
狂证日久,郁火宣泄而痰气留结,又可转化癫证,故两者不能截然分开。癫狂日久,又易耗伤气血,损伤脏腑;
气、痰、火、瘀之间也可相互转化。
其中,脏气不平,阴阳失调,脑之神机逆乱又是病机的关键所在。
病理性质属本虚标实。
四、辨证论治:
第三节痴呆
一、概念:
痴呆是由髓减脑消,神机失用所导致的一种神志异常的疾病。以呆傻愚笨、智能低下、善忘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轻者可见神情淡漠,寡言少语,反应迟钝,善忘;重则表现为终日不语,或闭门独居,或口中喃喃,言辞颠倒,行为失常,忽笑忽哭,或不欲食,数日不知饥饿等。
二、病因病机:
病因——七情内伤、年高体虚、久病耗损。基本病机——髓海不足,神机失用。
年老体衰:肾精日亏,髓减脑消久病耗损:心气虚衰,心血不足,神明失养七情内伤:劳思伤脾,肝郁化火,心火独亢气滞血瘀:痹阻脑络,脑髓失养神机失用中风脑外伤:瘀血内阻饮食不当:脾失健运,痰浊内生
三、辨证论治:
四、小试牛刀:
1、下列选项中,属于痴呆病因的是
A.饮食不节
B.跌仆损伤
C.感受外邪
D.七情内伤
E.劳欲过度
2、痴呆的基本病机为
A.阴精不足,气血亏虚
B.髓海不足,神机失用
C.脏腑亏虚,痰瘀内阻
D.以虚为本,虚实夹杂
E.气滞血瘀,痰浊内阻
3、痴呆痰浊蒙窍证,若风痰瘀阻,应选用的方剂是
A.半夏厚朴汤
B.半夏白术天麻汤
C.天麻钩藤饮
D.二陈汤
E.黄连温胆汤
4、王某,男,72岁。有健忘病史多年。如今计算力、定向力明显减退,神情呆钝,词不达意,头晕耳鸣,腰酸骨软,舌瘦色淡,苔薄白,脉沉细弱。其治疗首选的方剂是
A.还少丹
B.补阳还五汤
C.人参养荣汤
D.七福饮
E.转呆汤
5、李某,女,82岁。平素时常头晕,沉默寡言。近年来智力衰退,终日无语,呆若木鸡,不思饮食,痞满不适,头重如裹,舌质淡,苔白腻,脉滑。其诊断为
A.癫证痰气郁结证
B.郁证痰气郁结证
C.痴呆痰浊蒙窍证
D.癫证心脾两虚证
E.痴呆髓海不足证
参考答案:DBBEB
第四节痫病
一、概念:
:是由先天或后天因素使脏腑功能失调,气机逆乱,元神失控所导致的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性疾病,以突然意识丧失,甚则仆倒,不省人事,两目上视,口吐涎沫,强直抽搐,或口中怪叫,移时苏醒,醒后一如常人为主要临床表现。
二、病因病机:
:
禀赋异常:痫病幼年者多见,与先天因素有密切关系。
情志失调:
①突受惊恐→气机逆乱→痰浊随气上逆→蒙蔽清窍。
②五志过极→化火生风。
③肝郁日久→化火生风→风火夹痰→上犯清窍→元神失控。
④小儿脏腑娇嫩→元气未充→神气怯弱→因惊恐发病。
饮食不节:
①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浊内蕴→痫病。
②气郁化火→火邪炼津成痰→积痰内伏→蒙蔽元神清窍→痫病。脑窍损伤:
跌扑撞击,或出生时难产,或患他病如中风、温疫、中毒→脑脉瘀阻或脑窍损伤→经脉不畅→脑神失养→猝遇诱因→神志逆乱→痫病。
:
气机逆乱,元神失控。
三、辨证论治:
四、小试牛刀:
1、痫病涉及的脏腑为
A.肝、脾、肺、肾
B.肺、脾、心、肾
C.肝、肺、心、肾
D.肝、脾、心、肾
E.肝、心、脾、肺
2、下列各项中,属于痫病最重要的病理因素是
A.风
B.痰
C.气
D.火
E.瘀
3、李某,女,19岁。有痫病史3年。平素头晕头痛,痛有定处,颜面口唇青紫,舌质暗红有瘀斑,舌苔薄白,脉涩或弦。其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A.定痫丸
B.血府逐瘀汤
C.当归活血饮
D.通窍活血汤
E.六君子汤
4、赵某,男,28岁。平素急躁易怒,口苦咽干。今日突然仆倒,不省人事,吼叫,四肢抽搐,口吐白沫,舌红,苔黄腻,脉数。此病证的治法是
A.活血化瘀,息风通络
B.涤痰息风,开窍定痫
C.平肝潜阳,清火息风
D.化痰祛湿,健脾和胃
E.清热泻火,化痰开窍
5、黄某,男,50岁。有痫病史20年余。近年来痫病频发,神思恍惚,心悸,健忘失眠,两目干涩,腰膝酸软,大便干燥,舌质淡红,脉沉细而数。其证候诊断是
A.心肾亏虚证
B.心脾两虚证
C.肝肾亏虚证
D.阴虚风动证
E.髓海不足证
参考答案:DBDEA
●内容说明:排版/惜兮,审证明阅/青橘君
●版权申明:文章来自于青橘医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投稿邮箱:xy
qingjuzhong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