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手机的周边产品中,AirPods无线耳机是这两年当之无愧的明星,几乎转瞬之间,大街上、商场里、地铁中,都被甩开耳机线的束缚,潇洒地在耳畔拖着一截白色“小尾巴”的人群淹没了。
不过最近有人说戴AirPods无线耳机,耳朵里会瘙痒难耐。
其实不止这位朋友发生了这种情况,有不少人也说有同样遭遇,戴AirPods无线耳机后感到各种不适:耳朵里潮湿瘙痒、疼痛、长痘痘……
图片来源:pexles
研究所咨询专业的耳鼻喉医生后,发现造成上述情况,可能有3个原因,最后一个真没想到。
原因一
入耳式耳机
佩戴时间过长
类似于AirPods这种入耳式耳机,有很强的“密封性”。佩戴时间过长,很容易导致耳道内升温变潮湿,从而引发微生物疯狂繁殖。
有实验表明,在佩戴了一个小时后,入耳式耳机内的细菌,繁殖了将近五倍,耳塞式耳机只繁殖了三倍,这种情况下,如果耳道内菌群平衡被破坏,耳道炎发生的风险就会明显升高。
图片来源:pexles
连续使用入耳式耳机的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全天建议使用时间不要超过3小时。
原因二
不定期清洁入耳式耳机
导致霉菌、细菌滋生
大多数人很少会去清洁耳机,虽然一般情况下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如果长时间不进行清洁,耳机会黏附许多污渍、细菌,若是身体抵抗力下降,这些细菌就会趁虚而入,通过耳道进入人体,危害我们的健康。
看看从未清理过的AirPods的喇叭口,除了显而易见的污渍外,还暗藏很多霉菌、细菌。
图片来源:pexles
入耳式耳机通常深入耳道,很可能会把微生物推向耳道更深处。在耳道内累积起来,感染的风险也会增加。
另外,耳机插入时也有一定几率会擦破耳道皮肤,如果耳道皮肤失去自己的保护,会更容易被感染。
日常我们可以用酒精棉片对入耳式耳机进行定期清洁。如果是带耳机套的,套子也需要定期清洁或者及时更换。并且最好不要把耳机和别人分享,以免滋生更多细菌。
原因三
自身对橡胶
或塑料材质过敏
对于橡胶或塑料材质过敏的人不在少数。
大多数入耳式耳机都是这些材质,如果对这类材质过敏的人接触了它们,碰触部位很可能会出现瘙痒、水肿、小红疙瘩等症状,严重的话,甚至会蜕皮起水泡……
图片来源:pexles
如果使用耳机后出现上述情况,应该立即停止使用,医院进行过敏源筛查。别试图忍忍就过了,可能会越来越严重。
但不正确使用的后果还是相当严重的,往轻了说会耳朵瘙痒、疼痛,严重更可能耳朵发炎、听力衰退等。
耳机真正的危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数据,目前全球约有11亿年轻人(12~35岁)因个人音频设备音量过大而面临不可逆的听力损失。
很多年轻人每天长时间戴耳机,可能面临“未老先聋”。尤其是无线耳机风靡之后,它的便利性让更多人增加了耳机使用时间。
培养良好的使用耳机习惯1.控制使用时间
耳机连续收听时间最好不超过半小时,每半小时到一个小时最好把耳机摘下来休息一下,而且全天的使用时间不应超过三个小时。
马芙蓉建议,最好不要长时间戴耳机,坚决避免整夜戴着耳机睡觉。
2.控制耳机音量
音量最好控制在60分贝左右,最高不超过80分贝。以听音乐时还能听到他人说话为宜,到了嘈杂的环境中也千万不要把音量越调越高。
在这里介绍一个“60-60”原则,它是国际公认的保护听力的方法,即使用耳机时,音量一般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能调至更低最好;连续使用耳机的时间则不宜超过60分钟。
3.定期清洗耳机
耳机长时间不清洗会有许多细菌,一般情况下不会有任何异样,但是一旦身体抵抗力下降,这些细菌就起了“重要”作用。
因此,耳机不要随意让他人使用,以免滋生更多的细菌。要对耳机进行定期的清洗,可以用湿巾消毒,也可以用酒精擦拭。
4.选择合适耳机
入耳式耳机和头戴式耳机有各自的特点,要结合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专家提醒,入耳式耳机对噪声屏蔽是有效的,但外耳道狭窄或闭锁、中耳炎、耳道有脓、外耳道湿疹以及对耳机材料过敏的人群和做过中耳乳突手术的人群不适合使用。
头戴式耳机也要选择对环境噪声屏蔽比较好的,这样就不会由于环境噪声比较大,需要把音量调得特别大。
来源:天津科普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