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时,中医大夫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脾胃虚弱。可见现在全民皆存在不同程度的脾胃不和。脾胃不和的原因何在呢?、你的“怪”饮食,正在伤脾中医认为:脾为中土,主斡旋心、肝、肺、肾四脏。很多人不管辣的、麻的、热的、冰的,都一股脑的塞进胃里,丢给脾来运化。脾是十分柔弱的,总有一天会被伤害的遍体鳞伤,不堪重负,出现虚损的症状。不仅如此,长期还会影响其他脏腑的功能,导致疾病发生。脾为百病之源也。2、你的“坏”情绪,正在伤脾为什么形容一个人性格好,会说他“脾气好”,而不是说“肝气好”、“肺气好”呢?这是因为从中医理论来讲,脾的气机是最温和,最柔和的,像一个和事佬一样,没有棱角,八面玲珑,调和着五脏六腑的矛盾。因此,性格好,才会用“脾气好”来形容。也正因如此,一旦身体的气机发生变化,最温和的脾便会首先受到影响。最直接的就是肝了,从五行生克关系来看,肝克脾。当你不开心,不放松,变得压抑,愤怒,忧虑之后,整个气机便开始凝滞,运行迟缓,甚至郁结在某个关键节点。脾气也不再柔和,跟着肝气的变化或急躁,或凝滞。脾胃虚弱的两大原因就是饮食不调、肝郁气滞。脾胃不和的食药调理、调理脾胃虚弱,枳术荷叶饭吃起来!枳术荷叶饭来源于枳术丸《金匮要略》里有一个名方,叫枳术汤,金代中医大家张元素,在枳术汤基础上研发了脾胃病的代表方剂:“枳术丸”,主要是起“治痞、消食、强胃”的作用。枳术丸的妙处,正如清代名医徐大椿所说,“脾虚气滞,不能磨食,而饮食易伤,故中脘痞结,谷少肌消焉”,可见脾胃虚弱定会影响食欲,而用上枳术丸效果就会大不一样。2、枳术丸的作用与功效
白术二两(60g)枳实麸炒黄色,去瓤,一两(30g)
同为极细末,荷叶裹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送下,不拘时候(现代用法:水丸,每次6g,每日2次;颗粒剂,每次6g,每日3次)。
健脾理气,化食消痞。
脾虚气滞,饮食停聚证。胸脘痞满,不思饮食,舌淡,苔白,脉弱。
本方主治乃脾虚气滞,饮食停聚所致。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若脾胃虚弱,受纳失司,运化不及,则饮食停滞不消,中焦气机受阻,升降失常,以致心下痞闷,不思饮食;舌淡,苔白,脉弱为脾虚之体征。治宜健脾理气,化食消痞之法。
方中白术苦甘温,甘温补脾胃之元气,味苦除胃中之湿热,健脾燥湿以助运化,本意不取其食速化,但令人胃气强实,不复伤也,为君药。臣以枳实味苦微寒,下气化滞,散积消痞,泄心下痞闷,消化胃中所伤。原著白术用量重于枳实一倍,是先补其虚,而后化其滞,以补为主,寓消于补之中。以荷叶烧饭,升养脾胃清气,以助白术健脾补胃,滋养谷气;且与枳实相伍,一升清,一降浊,清升浊降,气机调畅,痞闷自消,正合“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之理。本方消补兼施,以补为主,升降并用,以升为主,配伍有法,方简效验。
.用方要点:本方为治脾虚气滞食积证的常用方,亦为健脾行气基础方。临床以胸脘痞满,不思饮食为用方要点。
2.临证加减:
若脾虚较重者,宜加党参、甘草以助健脾;
若见腹泻,可加茯苓、薏苡仁以渗湿止泻;
若食积明显者,宜加焦三仙以消食和胃。
若停饮胸满呃逆,加茯苓干姜以消饮,名“消饮丸”;
泛酸、胃脘灼热合左金丸;
胃脘胀痛加金铃子散;
胃脘刺痛加丹参、三七;
呕吐嗳气、呃逆加旋覆花、赭石;
脾虚痰阻加陈皮、半夏;
胃脘胀满加木香、厚朴。
3.使用注意:本方消补兼施,以补为主,食积内停属实证者忌用。
(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